在第22屆世界疏浚大會閉幕式上,經過一年時間醞釀,由30余位疏浚行業專家研討起草,并經WODA世界疏浚協會聯合會高層通過,《第22屆世界疏浚大會-推進疏浚可持續發展上海共識》重磅發布,全文如下:
“上海共識”
在中國上海召開的第22屆國際疏浚大會是國際疏浚共同體努力推進疏浚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會議。與會者一致認為:國際疏浚共同體應當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球可持續發展中, 并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世界疏浚協會聯合會全體成員, 將肯定和鼓勵一切與之相關的積極措施, 并在全行業的整體發展,包括規劃設計和工程建設的進程中追求可持續的目標。
由世界疏浚協會聯合會所囊括的國際疏浚共同體, 承認“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協議”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正當性,決心在2030年之前, 為全人類實現一個有更加美好和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 為此,我們將更多地改進我們的設計、發展、規劃和工程措施, 以保證我們對相關目標和發展指南的實現做出積極的貢獻. 在此過程中, 我們將努力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做出積極的貢獻是疏浚共同體發展的共同愿景。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系統,是疏浚共同體實現和創造其自身價值的重要根基。我們將全面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積極推進疏浚業的綠色發展,建設高效率的、可持續的、并且與環境友好的基礎設施。
遵循“與自然共建”, “生態價值最優化”的原則,持續改善對全球基礎設施的可持續服務。
基于對自然、社會、經濟, 以及為改善基礎設施所需可持續服務的綜合關系的系統性認識,我們應在疏浚工程中更關注以下原則:
“與自然共建”原則: 運用大自然的過程來改進規劃, 與自然協作,而不是違背自然,以實現生態系統更加可持續的發展。
“資源效率”原則: 要求最小化和最優化能源和資源的使用。以降低項目的總生命周期成本。
“循環設計”原則:通過將廢棄物作為資源再利用從而實現循環的生產鏈. 比如用疏浚土資源化再利用可以使疏浚工程整體更經濟,減少生產和運輸中的新材料的使用。
“增加價值”原則: 以最佳方式促使工程項目實現多元功能。通過較小的設計改動, 來增加額外價值,從而實現項目的額外收益。
“靈活設計”原則: 意味著工程設計應更適宜地適應新的環境和需求,通過靈活設計, 可以更經濟地對項目進行優化以在未來創造更大的利益。
“社會設計”原則: 鼓勵疏浚共同體在項目的任務范圍內采用不同的社會和工程措施,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項目的目標。
匯聚新技術革命的動能,加速疏浚業創新進步。
建立在對項目環境更充分的理解的基礎上的技術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動力。面對高質量的發展需求、充滿挑戰的復雜工程、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我們必須適應形勢,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更好地尊重大自然,并把握疏浚技術和工程模式的創新點。
加強在國際疏浚共同體內的溝通,互信,合作,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是整個國際疏浚共同體的共同責任,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可持續疏浚讓世界更美好”,我們相信疏浚業的未來。世界疏浚協會聯合會成員將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力前行!